践行“组团式”试点,服务新青海建设——记智能软件与系统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副教授
智能软件与系统新技术研究所 2020-10-10 15:38

遵照中组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博士服务团”选派工作精神和统一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西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软件与系统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博士成为了第20批赴青博士服务团团长,并在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挂职锻炼,青海师大也成为全国第一批博士服务团“组团式”服务的试点单位。在过去的10个月时间里,青海师大博士团“组团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成绩显著。
一、勇担“政治使命”,提高政治站位。博士服务团“组团式”试点不是简单的常规性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组织上充分的信任和特殊的关怀。李瑞博士始终牢记组织上的教导,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组团式”试点工作,以努力推进“组团式”试点为己任,一天当做两天干,在各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二、突出“有机化网络化”,体现组团式优势。博士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进行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力,李瑞博士牵头组织五位博士发挥学科特长和专业优势,多学科交叉融合,将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和发达地区先进理念优势进行融合,为青海师大的人事制度改革,科研项目申请,学科建设,对外交流合作,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提供了智力支持,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之和。三、目标任务“能实现可持续”,增强组团式效果。博士团工作以一年为期,目标不以一年为限。根据组团式服务要求,李瑞博士将目标任务分为个人常规项目和组团式重点项目、短期和长期任务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青海师大校内五名博士组团,提高教学科研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指导开展教研、培训和教学改革等工作。具体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参与高校治理。坚持以“学中干,干中学”的态度,确定“学习好、锻炼好、服务好”的工作目标,将个人发展与服务学校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担任学院副院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重点推进了学校计算机一流学科建设和数学博士点申请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以二级学院试点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和科研组织制度试点改革为主要工作,同时认真研究西部地区教育相对落后的根源,在教育强省方面积极建言献策,真正起到参谋作用。积极参与西海博识系列沙龙论坛,围绕学校主要职能部门的重点工作开展建言献策,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

西海博识沙龙
(二)推进学科建设与寻求科学研究突破。本着以促进学科持续发展为重要目标和责任,在服务期内深刻认识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做到科研与学科建设、人才引培、学生培养等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切实把握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做到既要补短板、补缺口,更要厚植优势、突出特色。组织协调青海师范大学作为牵头单位申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现了青海师大在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方面历史性的突破。 
(三)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引领之道。通过培养学生,完成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帮助学生成长为高层次、复合型青年英才和后备力量,顺利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通过传帮带,助力青海师大青年教师的发展与成长,使其加速成长为学院学校的骨干。带动项目的建设,完成科研强校的博士团贡献。开设《计算机前沿知识宣讲》、《科技论文写作》、《科技英语》研究生课程,面向研一新生,利用传统+翻转课堂模式,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完成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起草完成《“昆仑试点班”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若干规定》等,助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整合已有学科背景和学术积累,为青海师范大学举办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撑;促进青海师范大学与背景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由师大博士团牵头,协同对口支援高校,组织全国性学术会议、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我校交流。与博士团原单位所在院领导班子沟通合作,助力建设常态化学院领导班子经验交流。参与组织“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青洽会人才引进专项项目和“两弹一星”青年英才论坛的组织与筹划工作。并在“两弹一星”青年英才论坛作“争做两弹一星精神的新时代传人”主题发言,得到了光明日报的报道。
(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充分了解青海省情,高原特色,与自身专业相结合,为本地经济建设建言献策,通过科研协同攻关、打破原有瓶颈,推动“一优两高”目标的实现,为西部省份发展提供镜鉴,促进“一带一路”人才联盟的可持续发展。在疫情期间,协调组织医学博士团完成以“六个有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建言,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评价。牵头撰写“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哲学思维,谋划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表在青海日报。参与组织与博士团一起服务青海省专家人才联合会筹建与成立,促进专家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四、典型方案“可复制可推广”,推进机制体制创新。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是李瑞博士每天都一天当做两天干,积极探索制约学校和青海省发展的难题,紧紧围绕破解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推进工作,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科研教学规律,在科研人员激励、科研机构评价、科研管理改革、产学研用合作等重点难点领域破冰尝试。进入学校改革专项组,参与顶层机制体制设计,突破平均主义和铁饭碗的固有观念,大力参与推动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坚持小步快跑的原则,积极落实改革试点,成为全省第一家人事制度改革的高校;建立博士团主题沙龙,每次沙龙对接一个具体的职能部门或者一个棘手的难题,引入中东部的优良做法,推动学校治理能力的提升,打造东推西提一体化模式应用;通过建立改革的标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优良模式(东推西提一体化),坚持机制体制创新,辐射整个西部。
五、坚持“引领示范”,打造组团式亮点。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不负组织重托,出色完成任务。政治过硬,积极带头学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中学和大学开展“结对大(中)学生担任人生导师”活动,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工作过硬,实行“331传帮带工作法”,已经深入指导3名青年教师和3名学生工作和学习,完成5项项目的组织与负责工作。结合省情实际、单位需要、专业专长,积极建设重点重大项目。作风过硬,认真落实《来青博士服务团质量手册》,以好作风感染人带动人。
六、挂职感悟与未来目标通过挂职锻炼和学习,李瑞博士更深刻地体会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险、战天斗地,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更能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更自觉践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把精神的力量转化为创新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奉献的力量,在祖国倾力建设大西北的时代征程中,用奋斗定义人生,以砥砺厚重一生,全力书写好建功立业新时代的青春答卷。重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争做“两弹一星”精神的新时代传人是未来目标,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时刻铭记组织的重托和青春的誓言,始终保持一颗报党报国的红心,严格要求,不辱使命,充满激情,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倾力奉献,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