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01竞赛目的

学术论文是目前学术成果的主要载体,也是学术交流的主要对象。但我们注意到,计算机领域的许多研究工作都会开发一个原型系统,以验证研究工作的价值。原型系统的交流因此也非常值得关注。与论文交流相比,原型系统的交流更加直观、吸引人,尤其是这种形式的交流对于研究成果向企业界转化非常有帮助。

“全国软件及应用学术会议”(NASAC)从2008年开始组织原型系统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学会的支持。为进一步促进这项工作,从2013年开始,软件工程专委与系统软件专委联合举办“软件研究成果原型系统竞赛”。

2024年软件研究成果原型系统竞赛以团队独立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与工具原型作为作品参赛,不限定类型,但鼓励以下几方面的软件工程原型:

● 基于开源大语言模型的代码生成、测试生成、测试脚本、代码检视和评审等原型● 程序分析原型:污点分析、缺陷检测和修复等● 软件测试原型:Fuzz测试、变异测试、测试自动生成等● 软件资产管理:漏洞感知、挖掘、分析,供应链安全,第三方库检测等

本次原型竞赛将同时邀请和鼓励企业界的软件系统或工具参与,更广泛地凝聚领域内研究与技术人员形成合力,催化“学”、“研”、“产”、“用”生态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有关技术的关键突破、持续改进以及在实践中的使用与推广。

02竞赛日程

03竞赛组织

主席: 刘辉(北京理工大学) 胡星(浙江大学) 夏鑫(华为)成员: 董震(复旦大学) 冯洋(南京大学) 高翠芸(哈工大深圳) 高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志鹏(浙江大学) 贺品嘉(港中文深圳) 姜艳杰(北京大学) 晋武侠(西安交通大学) 梁广泰(华为) 刘逵(华为) 刘烨庞(南方科技大学) 孙泽宇(中科院) 石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博(北京交通大学) 王俊杰(中科院) 王焱林(中山大学) 文明(华中科技大学) 谢晓园(武汉大学) 鄢萌(重庆大学) 张宇霞(北京理工大学)

上一篇:2024 CCF中国软件大会筹办工作推进系列【六十】:面向复杂系统的软件分析与测试专刊论坛

下一篇:2024 CCF中国软件大会筹办工作推进系列【五十八】:并行论坛巡礼之“智能化高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