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合作 > 正文

西安市智能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2021年“学术之春”活动成功举办

(通讯员:徐悦甡)2021年5月22日至23日,西安市智能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2021年“学术之春”活动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西安市智能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主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软件与系统新技术研究所承办,主要分为专家报告和毕业生学位论文答辩两部分。

22日上午为活动的专家报告环节,由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瑞教授主持,重点实验室主任李青山教授致开幕辞。李青山教授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与本次“学术之春”活动,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并希望各位同学可以借助这次活动,拓展学术视界、提升科研水平。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鲍军鹏副教授、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晓江教授、长安大学信息学院原院长宋焕生教授、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武方方研究员、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徐旭研究员、中兴通讯手机事件部研发中心软件部副部长刁亮先后带来了精彩的报告。

鲍军鹏副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对比和差异思路的小样本学习方法”的报告,介绍了小样本学习、元学习概念,简介了用元学习来解决小样本识别问题的一般思想及方法,展示了当前主流的小样本学习框架及算法,并提出了基于差异对比的小样本学习的新思路。陈晓江教授报告的题目为“无源感知,向梦想更深处行”,介绍了近期突破感知能力限制的相关进展,以及在高层火灾救生导航、震动识别、姿势识别等方面展现出的巨大应用潜力。宋焕生教授的报告关于交通视频联动分析与应用,介绍了所开发的牌照识别和交通视频检测技术,以及在真实的高速公路等环境中的应用。武方方研究员围绕“系统工程方法在机载GNC领域的应用”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交流,探讨了所在研究团队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以大型民机GNC系统为实践基础,总结出的一系列MBSE落地经验。徐旭研究员带来了题为“基于知识图谱和图计算的公共安全研判典型问题解析和探讨”的报告,分享了公安知识图谱的建设与应用,以及图计算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落地等。刁亮经理介绍了灵犀性能引擎技术,围绕着“安卓手机为什么会越用越卡顿?续航越来越差?”等问题,分享了手机系统的一系列优化技术。

22日下午和23日上午,紧接着进行了实验室2021届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分为三组,答辩一组校内答辩委员为宋胜利、董洛兵、徐悦甡,校外答辩委员为西北大学汤战勇副教授与刁亮工程师,答辩秘书为王璐;答辩二组校内答辩委员为李青山、李瑞、褚华,校外答辩委员为鲍军鹏、武方方,答辩秘书为蒋志平;答辩三组校内答辩委员为刘西洋、张亮、沈沛意,校外答辩委员为宋焕生、徐旭,答辩秘书为冯明涛。结合同学们的现场答辩,各位答辩委员就每位同学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工作量、规范性、合理性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评阅,就每份学位论文的修改与提升提出了意见与要求,并给出了答辩成绩与答辩意见。

答辩结束后,各答辩组同学与答辩委员会老师合影留念,实验室内各课题组同学也与导师进行了合影。

附:

西安市智能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于2020年11月正式通过西安市科技局认定,实验室围绕软件工程学科内涵,以智能的软件工程和智能软件的工程为研究目标,结合西安市“硬科技之都”建设和软件相关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智能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与自主可控系统研发。按照实验室建设和发展计划,分别围绕实验室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青年教师学术交流等主题,每年5月和10月分别组织实验室“学术之春”和“学术之秋”学术交流活动。

上一篇:2021-06-29 2021 CCF中国软件大会推介会在西安高新区成功举办

下一篇:2021-05-2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功举办CCF服务计算专委会走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活动

关闭